四、校園文化再詮釋---美麗安溪
四、校園文化再詮釋---美麗安溪
校舍命名詮釋。
在古典文學中有幾則典雅的詩句,我們一起來欣賞︰《詩經‧秦風》的〈晨風〉篇:「鴥彼晨風,鬱彼北林。未見君子,憂心欽欽。 如何如何?」<北林>一詞在古典文中一直是蒼茂蓊鬱的象徵;阮籍的《詠懷》詩裡說︰「夜中不能寐,起坐彈嗚琴。薄帷鑒明月,清風吹我襟。孤鴻號外野,翔鳥嗚北林。」;曹丕的《清河作詩》︰「方舟戲長水,湛澹自浮沉。弦歌發中流,悲響有餘音。音聲入君懷,悽愴傷人心。心傷安所念,但願恩情深。願為晨風鳥,雙飛翔北林。」其中的<北林>都泛指著飛鳥翱翔於寬廣無垠、鬱鬱蒼蒼的茂林中。
《楚辭‧王褒<九懷‧陶壅>》:「覽杳杳兮世惟,餘惆悵兮何歸……;觀中宇兮浩浩, 紛翼翼兮上躋。」這四句話的意思是:看世人的思想是多麼愚昧,我的內心失意何處可歸?......觀眺九州大地遼遠廣闊,彌漫的霧氣裊裊向天際升起。<中宇>一詞所指的是浩瀚無邊的九州中原之地。
《禮記‧樂記》:<昔者舜作五弦之琴, 以歌《南風》>。所以,《孔子家語‧辨樂解》有:“昔者舜彈五弦之琴, 造《南風》之詩。 其詩曰:南風之薰兮,可以解吾民之慍兮;南風之時兮,可以阜吾民之財兮。這段話意旨《南風》是古代樂曲名稱,之後《南風》就借指古代淳樸的詩風。
安中校園規劃動靜分明,教學大樓命名典雅,從以上幾則古典詩句中得知,其命名分別出自於詩經的<北林>、楚辭的<中宇>和禮記的《南風》,有茂盛、開闊及純樸的意涵,當我們融入其中,更希望在生命養成的過程中,我們都有旺盛的精力、健全的身心如北林的蓊鬱茂盛;我們的胸懷譬若環宇,容下天地萬物;我們的態度虛懷若谷,純樸自然。中宇一樓有歡喜平台,與學校願景中的和諧、快樂吻合;棟間兩塊花台取其名為<和圃>、<謙園>寓意著和善友愛、謙沖自牧。行政大樓統貫其首,一樓川堂取名為<沐風廊>,學生穿梭自如,如沐春風。演藝廳坐落校園正中,迎風廣場,嘉賓如潮,人文藝術之風,無形自顯。
校園裝置藝術亦能展現在地人文地理之風,迎賓廣場的三顆鎮石,不僅是校門的屏風,地理位置更是象徵環繞安中的鳶山、長壽山、湊角山,有鎮煞避邪之喻;中宇樓盡頭迴梯的高牆上,以馬賽克拼奏的<戲鵝>,寓意書法家王羲之因愛鵝,從鵝的脖子細長,並有彈性,且其擺動時,形成一幅曼妙的舞姿中體會行書之間的流暢。故王羲之模仿它的形態,揮毫轉腕,所寫的字體雄厚飄逸,剛中帶柔,既像飛龍又像臥虎;戲鵝又有<遊藝>的意涵,孔子說︰「志於道、據於德、依於仁、遊於藝」,藝中取道、藝中函德、藝中依仁,境教之功,不言而喻。
安中校園,處處蘊含人文藝術之美,人人展現溫文儒雅之風。你若孜孜矻矻行走其中三年,北林的暢旺、中宇的氣度、南風的純樸,將伴隨你終身。